最新消息:被垃圾评论逼疯了,设置自动删除带超链接评论,发表评论请勿带链接,交换友链请发送邮件zc#qzkyl.cn(#换@)

对XX县煤炭产业链条延伸性税源的思考

生活百态 骑猪看月亮 8093浏览 0评论

摘要: 我国煤炭产业传统的发展模式, 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 如环境污染、煤炭资源的产出率低、利用率低、回收率低等。本文以分析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势和我国现行税制的基础上,构建出我国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模式, 通过制度的设计和创新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优化我国的产品结构和经济结构,带动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煤炭,产业延伸链,发展模式,税制

近年来,一些地区粗放式开采日益严重,直接导致了煤炭资源的高损耗以及综合利用率的低下,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不断加剧;与此同时,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煤炭开采的力度加大,伴随着不合理的开采与利用,煤炭资源日趋枯竭,进而使得煤炭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构建煤炭产业的产业链,促进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良性循环,保护煤炭资源,是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有效途径。

一、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及其优势分析。

1、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

(1)循环经济产业链。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其中减量化侧重于源削减,体现了污染预防和清洁生产的思想,使污染物从一开始就在源头得到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再利用提倡资源的综合利用,把上游的污染物作为下游的原料,引入中间环节,延长产业链,把污染物消化在过程当中,使进入环境的污染物减少;再循环则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资源的利用等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把循环经济应用于企业层面,重点是构建企业产业链,并且尽可能延长产业链。通过产业链的延长,把传统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非线性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资源的利用等级,达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和最小程度的排放污染物。

2)煤炭产业链模式。

对于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应该围绕煤炭这一主导产业,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扩展产业链,与此同时,注重非煤产业的发展,联合一些科研院所,开发新技术,着眼于煤炭以及煤炭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升级,建立大型的煤炭能源基地,从而形成煤基多元化的新型产业格局,进而促进该地区产业的全面发展。

①煤炭纵向产业链。煤炭地区的资源主要以开采为主,同时,煤炭开采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大型机械,因此,建立自己的主导产业链,应该以煤炭和煤炭的精深加工为主,根据分析,以煤炭为基础的纵向产业链可以有几种情况,以矿山机械为起点,煤矿开采,然后到开采出的煤炭,形成煤炭——煤化工——化工产品——市场、煤炭——电力——市场、煤炭——电力——电解铝——铝制品——市场、煤炭——市场等产业链。

②煤炭横向产业链。在确定了纵向产业链后,根据循环经济的原理,对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共伴生矿产资源,以及煤副产品、煤炭开采中的次级资源加以综合利用,结合主导产业链,可以横向构成许多条产业链。根据当地煤矿区的资源条件,结合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废水、废渣、废气)以及外部环境,开采地区可以在煤炭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横向延伸出以下几条产业链:煤矿开采——煤矸石——电力——市场;煤矿开采——煤矸石——土地充填——土地资源——工农业用地;煤矿开采——煤矸石——化工原料;煤矿开采——煤矸石——建筑材料;煤矿开采——瓦斯气——燃料、化工原料;煤矿开采——伴生矿物(高岭土等)——涂料、造纸、陶瓷;煤矿开采——矿井水——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煤矿开采——土地塌陷——湿地——水产养殖、湿地作物;煤矿开采——土地塌陷——湿地——湿地景观等。

③煤炭扩展型产业链。由于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储量会随着开采量增加而日益减少,因此,发展非煤产业是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构建非煤产业链条将为实现资源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煤矿区发展非煤产业,可以依托煤炭产业的技术,利用煤副产品,延伸产业链,建立自己的主导产业链,比如煤矸石——水泥——市场,进而发展自己的建材公司,延伸产业链;土地充填——土地资源——房地产开发,结合上述的建材原料,开发房地产,实施“安居工程”等;利用原煤精深加工的产品,发展自己的新兴产业,如煤焦油可以用作某些医药的原料,依托成本优势,开发医药生产,形成煤焦油——医药原料——药品生产——市场链条。对于这些非煤产业,应该尽量摆脱以煤为主,摆脱为煤炭服务为主的模式,使煤炭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建立属于自己的产业,形成规模经济。

2、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优势分析。

首先,按照循环经济原理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在煤炭工业内部实现经济循环,不仅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有效代谢了自身产生的污染物,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其次,通过延伸产业链,挖掘实施循环经济的潜力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可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是减轻经济增长对煤炭资源供给压力的有效途径。

第三,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可提高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传统的煤炭企业主要以煤炭开采为主,产品单一,产业链短,企业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煤炭市场,一旦煤炭市场低迷,企业经济效益将急剧下滑。通过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可纵向延长煤基产业链,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有效增强煤炭企业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

最后,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环境效益。随着煤炭开采,在矿区周围形成很多采煤塌陷地,国家和企业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复垦。在矿区建设坑口燃煤电厂,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电厂粉煤灰用以充填采煤塌陷区,复垦造地还耕于民,符合国家环保和土地利用政策。同时,粉煤灰还可用来生产砌块产品,减少社会上粘土砖的用量,保护国家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大型坑口燃煤电厂,实现变输煤为输电,可缓解国家公路、铁路、水路运力的紧张局面。

二、  XX县煤炭产业链的税收现状。

1、XX县煤炭概况。

XX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有福银高速、312国道、平凉铁路(在建)穿境而过。地处第二大煤田彬长煤田腹地,煤区原煤埋藏浅、储量大、煤层厚、煤质好、既是优质的动力用煤和气化用煤,也是符合标准要求的环保煤,已探明煤炭地质储量为32.4亿吨,年开采量约为1500万吨,占全市煤炭产量的60%以上,煤炭行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引擎。

2、XX县煤炭产业链经济现状。

XX县产业链经济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一是陕西彬长矿业集团公司投资建成的180万吨煤制品甲醇项目,预计整个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产原煤3200万吨、甲醇180万吨、硫磺副产品2.13万吨、发电72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60万吨以上;二是XX县煤炭有限公司依托煤炭资源投资建设的2×200MW煤矸石电厂和年生产120万吨水泥的磨粉站项目,其主要利用原煤生产过程中伴生的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发电,同时利用电厂的炉渣开展水泥生产,就是充分提高原煤利用价值,延伸煤炭产业链。三是陕西彬长大佛寺矿业有限公司和XX县水帘洞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原煤生产中伴生的煤层气发展瓦斯发电项目,既延伸了煤炭产业链,又有效的降低了空气污染,达到低排放、低污染的目标。

三、我国现行税制对产业链延伸的不利影响。

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对我国的税收制度作了优化调整,对于改变当时的“诸侯经济”、完善全国统一市场、促进更多的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与快速流动以及我国产业链更多、更快、更好地形成和延伸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实践证明,在税制变迁的过程中,由于制度惯性和路径依赖的作用,这次的分税制改革仍不能说是彻底的。一些税收制度的设计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税收调控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职责和功能。另外,在税收的实际征管方面也存在许多影响产业链优化和快速延伸的问题。这些制度缺陷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税权过度集中在中央,不利于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以延伸具有当地资源优势的产业链。税权是财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及时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地方税的立法权、解释权、税种的开征停征权、税目和税率的调整权,甚至一些税收的优惠减免权都过度集中在中央,不利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从而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

2、目前资源税分配体制不合理,划归地方的税收收入不稳、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致使地方税收入规模过小,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1994年国地税分设时资源税全部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但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目前XX县煤炭资源税为省、市、县三级分成,省级30%,市级10%,县级60%,因此可以看出随着资源税入库级次的变动,作为县级地方政府部门对于资源开发合理、有序、可持续发展管理积极性不高。

3、多种税费并存,规费远远大于税收收入。以XX县煤炭业为例,目前XX县收费局吨煤综合收费标准为34.80/吨,但XX县地税局2007年地方各税及附加总体税负为9.37/吨,2008年为10.85/吨,2009年为15.39/吨,2010年为28.44/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地方各税及附加的总体税负远没有规费高,即使2010年最高税负28.44/吨也低于县收费局规费34.80/吨。

四、我国煤炭产业链发展模式得以实施的对策建议。

我国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模式能否在现实中得以实施,不仅需要人们管理理念的创新、先进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更需要国家和政府在以下几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1、大力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和共用技术要充分调动政府、社会、企业资源,重点攻关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和共用技术;要以多种有效形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要研究开发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建立起技术支撑体系。包括污染治理技术、综合利用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煤炭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耦合共生技术。

2、修订和完善有关法律规章制度,为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创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一是修订煤炭产业政策,完善办矿审核制度,严格准入标准。制定严格的煤炭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标准,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推动煤炭产业升级。加强煤炭执法队伍建设,依法规范煤炭市场秩序,为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二是根据国家关于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有关政策,加快分离煤炭企业办社会职能,减轻煤炭企业的社会和历史负担。

三是研究建立煤炭产业积累衰老期转产资金制度,积聚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接替产业。重视煤炭合理开发与矿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促进矿业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支持资源枯竭矿区经济转型。

3、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

一是制定优惠的财税政策。鉴于长期计划体制的低价政策,导致煤炭企业发展基金严重匮乏,因此建议:对煤炭企业给予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前还贷等政策;对采用先进环保技术、工艺与设备的企业,减免增值税、所得税和土地使用税,或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加速折旧等政策,调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应充分考虑煤炭企业的实际,改进成本核算体系,增加环境成本,通过理顺煤炭成本价格机制,强化企业的环保意识,促进企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

二是规范排污收费管理。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有偿使用制度。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排污收费标准偏低,导致一些企业宁愿花钱缴排污费,也不愿治理污染,甚至闲置污染治理设施。因此,建议按照排污费高于污染治理成本的原则,提高现行排污收费标准,并明确排污费为国家所有资金,取消无偿返还政策,统一按照预算内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对矿区企业的三废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工作,建议国家给予优惠政策:免收矿井水排污费,并鼓励或奖励企业对矿井水进行综合利用,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对矿区企业由于自身开展三废综合利用而减少的三废排放量,可作为煤矿企业的排污计划或冲抵其他排污指标;随着环保政策的深入,市场将需要越来越多的洁净矿物产品,煤矿区在对煤炭深加工过程中,把优质煤提供给了社会,而把洗矸、煤泥等劣质产品留在矿区,加大了煤矿自身的排污治污成本,建议国家给予煤矿特别优惠政策。

4、积极采取行政手段,提高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积极性。

一是鼓励煤炭企业开发循环经济项目。尤其是对于煤炭企业申报的燃用低热值煤炭资源的坑口电厂项目,要优先发展,加快审批,确保尽快建投运。对于在国家调控政策出台前批准立项实施,现已建成投产的坑口电厂项目,建议尽快办理核准手续,促进这些项目的健康运行。

二是出台奖励政策。建议国家逐步建立资源回收奖励制度,对煤炭企业在矿井水的循环利用、塌陷地复垦、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提高煤炭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的积极性。

5、创新有利于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产权制度。

为了促进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国家应实施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矿业权管理模式,完善矿业权管理体制。在维护国家对煤炭资源所有权权益的前提下,以矿业权的有偿使用为根本,通过拍卖、招标、挂牌等竞争方式,实施矿业权的出让和转让;地方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设计激励手段,搞好各产业间产权的整合;国有煤矿应加大股份制改革力度,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煤炭行业的产业发展情况,依据产业价值链以及循环经济的原理,构建一系列的纵向、横向产业链以及扩展型产业链,作为煤矿生产以及煤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从煤炭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煤炭开发中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构建新型的产业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有效途径。因此,发展煤炭行业的循环经济产业,延伸产业价值链,不仅能够为煤炭产业制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可以增加地方税收,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地方税收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李巍,罗能生: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产业链构建. 《煤炭经济研究》2009(10)

2】周立光:新时期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分析.《中国矿业》2009(5)

3】我国现行税制对产业链延伸的影响及对策.《商场现代化》2010(6)

4】支持循环经济和淘汰落后产能的税收政策研究.2011年税收调研论文汇编》2011

5】赵淑英, 王鑫:我国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矿业》2009(3)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